DesignRe-explore设计再探索
源于英国伦敦DESIGNREEXPLORE传媒旗下创意设计频道。
多年来已整合与合作逾千家媒体合作伙伴,形成了以设计、房产家居、新闻资讯、文化艺术等为核心的媒体发布矩阵。
日前,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总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国际竞赛落下帷幕,深总院孟建民老师的设计方案成功中选,而weico的参赛方案则遗憾落败。但这是weico成立后第一次参加大型校园国际竞赛,竞赛方案也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认可。今天,我们将对此方案予以解读。
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东岸的威远岛西北角,是东莞市滨海湾新区的最北端,它既是新区国际交流合作与科创智慧区的起点,也会成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上起承转合的重要一环,地理位置在未来的战略规划中极为重要。但到今天,即将迎接大学校园的这片沃土,却几乎仍然保持着千百年前的模样。
场地现状
数千年的泥沙冲积形成了今天水网密布的珠江口地形。太平水道合围形成的威远岛上山背隆起,森林茂密,多种生物栖息在此。美丽的桑基鱼塘环绕山边,用灵活而古老的土地结构适应着每年珠江最大的潮汐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渔耕生活似乎仍然触手可及。不远之处,威远炮台、虎门大桥,中华文明的历史印记清晰可见,而大湾区大学的建设将是改变中国未来的飞跃性的一步。
这座校园将呈现何种面貌?从规划和设计角度而言,我们面临哪些挑战?
挑战
如何在山海间建设大型校园的同时,保持原有生态平衡?
俯瞰基地,如何在这片几乎未变的环境中插入代表未来文明的大型校园,而不打破山海间的自然平衡?发展与生态间巧妙的平衡,是此次设计的第一个出发点。
场地现状的桑基鱼塘基底和规划道路之间存在2-3米的高差,如果把整个场地填满再建造校园,将产生巨大的成本,也势必会阻断山海之间原本的自然联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生态浮岛”的营造方式,将使用空间划分为不同主题的建筑簇团分布在场地中,依建造需求在下方局部抬高形成体验丰富、各具特色的“学园群岛”。“岛”上学意盎然,生机勃勃;岛间为山海之中原存在的风、水、人行通廊留出空间。山、海景色流淌其中,利用自然的力量调整校园微环境。我们制定的第一个规则就是尊重自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与城市和环境相互融合的“群岛”系统。
挑战
校园分四期实施,边界崎岖多变,如何保持一个大学的一体完整性及可识别性?大学初建,如何让建筑适应未来各维度变化?
接下来则是面对大学的另一系列挑战:校园分为一二三期和远期,共分四步实施,各期边界崎岖多变,那么如何在复杂的条件下实现一个校园的整体性?校园规划需要一次完成,但面对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圈,如何适应未来新的学科变化?
桑基鱼塘
答案再次回到在地的场地元素。我们以古老的桑基鱼塘生长模数为底,建立独特的校园模数网络,引导全域规划布局,以此保证不同时期建设各具特色又布局统一,形成一体校园。
建筑单体基于场地网格的自由组合
所有建筑按照经济高效的9米乘9米柱网排布,每个学院建筑在此基础上再按功能需求分成12米进深的教学部分和18米进深的实验部分或研究部分,两两组合。每个组合都可以在未来实施时根据具体需求增减模块或转换位置,同时不影响整体规划的完整性。
建筑坐落在浮岛之上,首层进一步架空,留出气候和服务空间,学院建筑组合体的中心预留通道,江风穿过,从侧面带走热量的同时不影响室内的舒适度。
绝大多数建筑能够通过设计达到绿色低碳的要求。一二期的学院建筑按照关联性相近布置,通过二层平台做全天候的步行连接系统。各学院根据需求设置大型试验装置或共享实验室,在平台层下相互连通,形成南北两个学术交叉交流中心。由此,网格化、模块化、向心性,共同组成了一条核心轴线。
一二三期各自都由这样一条轴线主导,串联起各个浮岛和建筑簇团。三条轴线在不同入口和节点与城市、自然相互联动,并最终汇聚在中心广场。
二期主入口
中心广场和校园主入口设在场地中央西侧,面对伶仃洋。中心广场的建筑组团也像波涛一样起伏,又有振翅欲飞的态势,鲜明的形式强化了整体校园的精神核心。
微调环岛路
一二期主校园内的交流活动强度由最远端的住宿和运动区逐级向内提升,交通体系也逐级向内趋于复合,并在中心形成一个未来感强烈的新式校园结构。我们也调整了环岛路的朝向,使三期校园能更好地和城市融合,并通过TOD的形式向城市开放,通过学术交流中心与主校园连接,成为独立、开放又互通的科学创新校区。
校园内的交流活动由尽端生活区逐级向内提升,交通体系也向内趋于复合多变,最终在校园内形成交错纵横、层次丰富、高效立体的校园结构。
weico对湾大滨海湾校区的设计设想基于两个出发点:科学态度和自然法则。在设想中,优美的建筑群宛如一支科学的舰队,和威远山、伶仃洋相映成章,以一种振奋的姿态面向海面,劈开波涛,呈现出一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文化、新精神。
主创复盘
“
这是我们成立不久后得到的第一次大型校园竞赛机会,大家都非常用心。但恰恰是由于过于在意,反而用力过猛,动作不够放松。
我们在设计之初对几大矛盾的认知是准确的:大型基建介入自然环境,分期复杂、任务书的模糊。这几大矛盾各自对应的设计手段其实也有:浮岛、轴线、模块。但随着设计深入,我们想表现的内容和功能越来越多,每个手段都经历了复杂的衍生,它们最终的表现反而不够强烈。在这个规模的校园规划设计之初,过早考虑落地功能细节反而束缚了手脚,如果同时又想保持设计的纯粹性,就难免进退失据。
设计中最难的是校园入口空间。我们在这一空间的处理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前后出了几十版方案,耽误了一些进程,从而最终放在立面处理上的时间不足。其实我们有过相当大胆的入口处理,但最终选择的入口方案还是相对保守,应该是未能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团队还是太紧张,既想出新,又想求稳,最后还是采取了惯用手法。个人猜测,中标方案未来对入口处可能也会加强处理,毕竟这一空间太重要。
总体来说,从各方反馈来看,我们的设计还是受到了相当的认可,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这一点也让大家比较欣慰,毕竟第一次登场,证明自己的基准水平最重要。
主持建筑师:孙伟
竞赛负责人:王德元
竞赛团队:冯雪,秦伟,孙晨,孙铭泽,梁梓,薛舒允,周婧怡
实习生:袁留艳,耿浩然
合作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景观顾问:
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视觉支持:
丝路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AN
北京无境视觉科技有限公司